美國98%服裝99%鞋依賴進口,特朗普關稅揮刀時尚產業哀嚎

0
8
■越南遭美國重課46%的對等關稅,越南政府立即將美商品進口稅率「降至0%」,在越南設有大型生產基地的企業運動鞋、服裝製造商獲得解套。

特朗普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的基礎關稅。然而,對於美國有貿易逆差的大約20多個國家,關稅則顯著提高,而這些國家也正是許多時尚產業主要的生產基地。例如中國與越南去年向美國出口價值140億美元的服飾,是美國進口服飾主要兩大來源國,其他國家包括孟加拉、印度、印尼、柬埔寨,但這些國家也遭遇26%至49%的對等關稅。美國時尚產業(United States Fashion Industry Association)發言人高森斯(Stephanie Gauzens)認為,特朗普關稅措施將對時尚產業造成中大衝擊。

特朗普宣布近一個世紀以來最高且最全面的關稅措施,讓全球時尚產業大為震撼,因為當中對一些最大服裝製造中心課徵了最嚴厲的關稅:來自越南——美國第二大服裝進口國(僅次於中國)——的商品將面臨46%關稅、柬埔寨將被課以49%的稅率,孟加拉則為37%。中國則在先前已宣布的關稅基礎上新增34%,使總稅率達到54%;歐盟商品則將被課以20%的關稅。

美國時尚產業協會在聲明中表示:「我們對特朗普政府決定對所有進口商品加徵新關稅深感失望。這項措施將特別影響美國的時尚品牌與零售商。」

CNN指出,這些新關稅是繼特朗普先前對來自中國、墨西哥與加拿大商品加徵關稅之後的最新舉措,勢必將提高成本,並對無數時尚產業帶來動盪。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服裝與鞋類消費市場之一,對美國本土與國際公司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市場。幾乎所有在美國銷售的時尚商品都將面臨額外關稅,因為美國超過 98% 的服裝與約 99% 的鞋類皆仰賴進口。

在宣布這項政策時,特朗普展示了一張大型圖表,標示出他政府將依不同關稅率直接針對的國家。他表示,這些稅率反映出該些國家對美國設下的約一半的關稅與非關稅貿易壁壘。這些稅率比許多分析師預期的還要高。

特朗普在演說中表示:「我們將撬開外國市場,打破貿易壁壘,最終,國內更多的生產將帶來更強的競爭與對消費者更低的價格。這將是美國的黃金時代——它正在回歸。我們將強勢回歸。」

這些衝擊預料將在整個時尚供應鏈中引發連鎖反應。在特朗普先前宣布加徵關稅後,像沃爾瑪這樣的公司就已表明會與供應商重新談判,要求他們降價,自己也願意承擔部分成本。然而,工廠本身的利潤空間已經非常有限,這樣的壓力只會進一步壓縮他們的生存空間。這些效應可能會一路往上傳導,波及到紡織品製造商甚至農民,因為每個環節都將想方設法壓低成本以求生存。

許多品牌與零售商將不得不在「自行吸收成本、維持原價」與「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提高售價」之間做出選擇,而目前許多消費者早已因為通脹而荷包緊縮,對價格更加敏感。在這一波新關稅宣布前,美國消費者對特朗普經濟政策的走向感到不確定,導致3月份的消費者信心跌至疫情以來的最低點,全國零售聯合會政府關係執行副總裁法蘭奇(David French)在聲明中指出:「更多的關稅,意味著美國企業與消費者將面對更多焦慮與不確定性。」

儘管這波關稅將衝擊各種類型的時尚產業,但某些領域在當前經濟環境下可能特別脆弱。例如奢侈品業,近年來美國市場一直是全球經濟放緩中最具韌性的消費市場之一。然而,幾乎沒有奢侈品牌是在美國境內生產商品的,這意味著他們將面臨額外的成本負擔——儘管過去幾年他們已多次調高售價。

LVMH便是少數在美國擁有顯著製造基地的奢侈品牌之一,其第三座美國工廠於2019年啟用。根據RBC資本市場分析師達哈尼亞(Piral Dadhania)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該集團在美國的本地工廠約佔其在美產品銷量的50%。

在關稅正式宣布前,達哈尼亞曾以20%的一般關稅假設為基礎,預估了幾家奢侈品牌淨利的潛在衝擊。當時他尚未將部分國家如瑞士高達31%的關稅納入計算。雖然高價格與消費情緒低迷可能不會阻擋超高淨值客戶的消費行為,但對於所謂「夢幻型消費者」(aspirational shoppers)來說,這將進一步削弱其購買奢侈品的意願——事實上,這群消費者在近年價格節節上漲的情況下,本就已開始減少奢侈品消費。

運動品牌也無法倖免,成為此次關稅風暴中的主要目標之一。許多品牌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時已率先開始供應鏈多元化,將生產重心從中國轉移,以避開當時的關稅。然而,他們往往將產線轉往越南和柬埔寨,如今卻再次面臨成本飆升的壓力。例如,Nike 在 2024 年有多達 50% 的鞋類產品是在越南製造;瑞士跑鞋品牌 On 則有高達 90% 的鞋款出自越南。

然而,不論企業規模或類型,整個時尚產業勢必都將受到這波關稅的波及。即便是在美國境內完成製成品生產的公司,也往往依賴海外供應商提供原材料。面對這些新的挑戰,整個產業在接下來的數個月內,勢必要重新調整策略與供應鏈布局,才能應對關稅帶來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