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頁面 3

特朗普欲打破憲法當第3任總統:稱「我不是開玩笑」

使命感強烈,為了達成「讓美國再度偉大」的終極目標,可能擔心別人無法像他一樣全心全力、像他一樣天縱英才、像他一樣雄才大略,所以即使他已經78歲了,仍有可能突破美國憲法的明文限制,透過勸進、造勢,甚至國際危機,爭取到第3個任期。特朗普也直接表態,「我不是在開玩笑」。

根據美國憲法《第22修正案》,不管是否連續,總統任期限制為兩個4年任期。

如要修憲廢除總統兩屆任期限制,起碼需要國會以2/3的比數投票通過,或2/3的州同意召開制憲會議提出修改建議。華府無論按照哪一條途徑修憲,最後都需要獲3/4的州批准才可通過。

特朗普周日(30日)接受NBC專訪時,形容很多人都希望他有第三任期。不過他指第二任期執政尚處於初期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自己關注當前的事情。

當NBC主持詢問特朗普是否想連任時,他僅回答:「我喜歡工作。」

特朗普強調自己並非在開玩笑,只不過現在考慮第三任期仍為時過早。他沒有正面回應自己是否有計劃讓其尋求第三任期,僅表示有方法做得到這一點。

NBC主持詢問其中一個可能性,是否由副總統萬斯先競選總統,然後向特朗普移交總統職位。

特朗普表示上述只是方法之一,他仍有其他方法。

前總統顧問班農為特朗普盟友,他近日表示自己相信,特朗普將於2028年再度參選總統及獲勝,更稱有幾個替代方案讓特朗普尋求第三任期。

美國歷史上只有小羅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因素,破天荒的擔任3任共12年總統,不過他在開始第4任期沒有多久,就因病逝世。美國後來也特別修改憲法,明文規定不管是否連續,總統任期限制為兩個4年任期,不能因任何因素延長。

聯邦法庭頒布臨時禁令,叫停限制中國學生佛州州法

佛州2名華裔研究生及1名大學教授提出的訴訟,獲得法庭頒布臨時禁令,成功阻止州府落實政策,限制公立大學聘用中國等國家的留學生。

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佛州分部發布新聞稿,表示南佛州聯邦地方法院已經頒布臨時禁令,阻止州府執行2023年通過的《SB 846》法案。根據條文,佛州公立大學聘用中國、古巴、伊朗、朝鮮、俄羅斯、敘利亞或委內瑞拉的教職人員,或者招收這些國家的學生時,必須讓當事人證明自己不威脅美國國家安全。

法官27日頒令時表示,法案在一定程度上已與聯邦政策衝突,國務院既然發放F-1簽證許可,當事人就可在佛州的公立大學上課或就業,因此不應遇到障礙。

在這次官司中,興訟的是佛羅里達國際大學(FIU)的華裔研究生尹志鵬(Zhipeng Yin,音譯,下同)、郭振(Zhen Guo),以及佛羅里達大學(UF)的華裔教授關正飛(Zhengfei Guan)。3人於2024年入稟法院,指控《SB 846》法案違反聯邦法律,導致外國留學生可能因為姓名、外表等因素面對不必要的懷疑。

其中尹志鵬和郭振表示,這項法律導致他們被FIU解僱,無法再擔任研究生助理,偏偏他們若要取得博士學位的話,又必須成為研究生助理。而關正飛則說,他原本研究農業經濟的課題,由於涉案法律無法招聘持有博士學位的優秀人才,轉而導致自己失去加薪、升職、獲得研究資助的機會。

法庭頒布臨時禁制令後,代表3名原告的ACLU律師蒂利(Daniel Tilley)表示,機構歡迎法官的決定,仲裁結果也證明,《SB 846》是「不應該成立的非法法案」。同樣代表原告的律師阿西拉(Fabio Arcila Jr.)則說,裁決確立了聯邦法律凌駕州府法律的原則,佛州州府不能假設來自問題國家的人都是間諜,否則只會讓許多人遭受不公平對待,暫緩措施可讓受害民眾稍感寬慰。

佛州4月1日補選眾院議席,共和黨不容有失

佛州將於明天(4月1日)舉行兩場聯邦眾議院補選,填補兩個原屬共和黨的議席,結果也將影響眾院多數黨地位。共和、民主兩黨均有支持者表示,補選將是風向標,能夠衡量選民是否支持總統特朗普施政。

這次補選的分別是佛州第1選區和第6選區,其中在第6選區,共和黨登記選民幾乎是民主黨選民的兩倍,在去年11月的總統大選中,特朗普的得票率也比對手多出30個百分點。

雖然基本盤形勢大好,但共和黨也有隱憂,原本代表這個選區的沃爾茲(Mike Waltz)轉任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後,最近陷入通信群組Signal的風波,因此民主、共和兩黨均認為,共和黨固然看高一線,但勝負差距若不明顯,便反映特朗普的政策不得民心。民主黨眾院領袖傑弗里斯(Hakeem Jeffries)也說,正常情況下共和黨應可取勝,但也可能流失選票。

最新數據顯示,共和黨候選人法恩(Randy Fine)無論籌款還是民望都落後於民主黨對手韋爾(Josh Weil),兩人的支持率相差3個百分點。為了挽回局面,特朗普已經兩度致電共和黨的造勢活動為法恩拉票,馬斯克的政治行動委員會也加入行動,兩次向法恩陣營捐款。

而在佛州第1選區,原議員蓋茨(Matt Gaetz)在特朗普贏得大選後,一度獲提名為司法部長,他也迅速辭去國會議席,但因醜聞不斷導致提名觸礁,導致蓋茨現在兩頭落空。

共和黨在本屆眾院佔據218席,剛剛達到過半數所需門檻。

佛州新法案《SB 4-D》強制驗樓,今年12月底前必須完成

邁阿密小鎮瑟夫賽德(Surfside)在2021年7月發生大樓倒塌慘劇後,州議會於翌年通過《SB 4-D》「強制驗樓法案」,規定30年樓齡的公寓大廈,在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驗樓,並於12個月內完成修葺。近日,不少公寓大廈已完成驗樓工作,業主委員會紛紛向小業主發出「特別維修費」(special assessment)通知,部分豪宅社區業主要交出6位數字費用,向電台Local10 News訴苦,引發州內逾100萬同病相憐的業主關注。

據Local10 News於上周四(20日)報道,位於Aventura市Williams Island的老牌豪宅社區Mediterranean Village,業主委員會向小業主收取每戶224,000元的天價特別維修費,其中一名79歲業主科內茨(Howard Konetz) 接受訪問時表示,無法負擔這筆高昂維修費,亦因為這筆款項,嚇走所在買家,降價拋售亦無法將單位脫手。

「我不知道我們將如何生活,也不知道我們未來可以搬去哪裡,」跟妻子已在社區住了10年的科內茨說,「我們負擔不起,這筆維修費將令我們破產。」

科內茨夫婦擁有的公寓單位屬2房2廁,意味持有3房的業主要支付逾30萬元維修費;Local 10 News取得該公寓大廈的內部文件顯示,最大單位的戶主,要支付40萬元。此外,科內茨2房單位的管理費,在《SB 4-D》於2022年5月通過後,由每月1,500元增加至3,000元。

鄰近的另一個老牌豪宅社區Cricket Club,也傳出一次過向住戶收取134,000元特別維修費的新聞。

■2021年Surfside發生大樓倒塌慘劇後,逼令州府立法收緊高齡公寓大廈的安全檢查及維修。

《SB 4-D》是在2021年7月發生瑟夫賽德鎮大樓倒塌慘劇,造成98人喪生後立法通過的公眾安全條例,針對佛州3層或以上、樓齡30年以上的公寓大廈,強制驗樓及維修,並授權業主委員會向全體小業主收取維修費用。

維修費無論金額多少,一經開會通過,所有小業主不得反對,並必須向業主委員會全數一次過邀付,否則被直接釘契。

佛州的公寓大廈滿布在近海地段,數目在50州中居首,其中2/3的樓齡有30年以上,當中住有100萬戶居民,全部受《SB 4-D》影響。

《SB 4-D》主要條例如下:

‧樓齡30年以上、3層以上的公寓大廈,必須在2024年12月31日前,由建築師或工程師進行第一階段「里程碑驗樓」(milestone inspection),此後每隔10年再驗一次

‧如果公寓大廈距離海岸線不超過3英哩,樓齡滿25年即需要驗樓,此後每10年一次

‧如果第一次檢查發現「結構嚴重惡化」(substantial structural deterioration)的證據,則需要進行更深入的第二階段檢查

‧業主委員會必須將完整的驗樓報告在社區網站發布,提供給業主、租戶和潛在買家查閱

‧業主委員會必須在收到驗樓報告後12個月內進行維修,未維修的公寓大廈會由當地執法部門強制檢查,可能被列為危樓查封

‧業主委員會如「故意且知情」地未進行驗樓工作,將被市政府提出民事訴訟

‧業主委員會可以為即時或未來重大維修(包括屋頂、主力牆或其他主要結構、地板、地基、防火設施)所需的費用(1萬元以上),以「儲備資金」(reserved fund)名義向所有小業主徵收

由於業主委員會得到《SB 4-D》法案賦予收取重大維修費的權力,平時不留意業主委員會開會通知,以前出席會議又投票反對供款給「儲備資金」的業主,如今收到高額特別維修費通知,震撼感受最為強烈,往往被殺個措手不及。

向苦主科內茨索取逾22萬維修費的Mediterranean Village業主委員會,將工程諮詢、屋頂修理、混凝土修復、電梯升級、白蟻處理等費用一併在開會時通過,僅花園景觀美化就花費70萬元,沒有參加開會的業主,錯過了投票反對的機會,要自嚐苦果。

科內茨正急欲出售單位,但在支付特別維修費前,無買家願意承接,就算佛州法例規定新業主不需要為成交前的維修費負責,也沒有人敢購買這些樓齡30年以上的公寓單位,以免墮入日後維修費不絕的無底深潭。

據科內茨向Local10 News表示,曾嘗試將單位交予銀行作「逆按揭」(reverse mortgage) 套現,才發現貸款機構對業主條例繁複的高齡公寓單位敬而遠之。

「事到如今,我只可以以十分之一價錢賤賣物業,甚至乎送給別人,」科內茨說。

Local10 News採訪地產專家弗里德爾(Susie Friedel),她從事房地產買賣工作已有50年,亦是邁阿密房地產經紀人委員會和佛州最高法院之間的調解員,「我認為特別維修費很重要,強制驗樓亦有必要,但問題是他們(指業主委員會)一次做了太多工程。」

弗里德爾解釋,很多高樓齡大廈的業主委員會,在現時新法例下都不敢怠慢,亟欲一次過完成所有可能出現問題的維修。

■地產專家弗里德爾(左)表示,高樓齡公寓大廈的業主必須支付維修費。(Local10 News圖片)

佛州推動立法,所有公校學生必須修讀新課程,了解共產主義暴行及威脅

佛州正推動立法,規定公立中、小學校及幼稚園在2026-2027學年開始教授共產主義歷史,令學童吸取「整個20世紀共產主義對美國及其盟友日益增加的威脅,包括中國的文化大革命事件和其他共產主義政權屠殺人民」的教訓。 

這個名為《HB-1349》的法案,周二(2月13日)由共和黨主導的「PreK-12撥款小組委員會」以10 比 2投票通過。該小組中的3名民主黨人沒有出席投票,但就算多了3票反對亦無阻法案通過。

該法案還將規定成立一個「共產主義教育工作小組」(Communism Education Task Force)負責開發課程,其成員由州長任命。目前尚不清楚小組成員是否具有教學背景,因為該法案沒有定立任命成員的要求或準則。

邁阿密共和黨籍眾議員加西亞 (Alina Garcia)支持該法案立法,稱「要盡早讓我們的孩子了解共產主義的暴行。」

她說,「我出生在古巴,為了逃避共產政權,全家不得不離開這個島國,我非常感恩父母這樣做。」

加西亞指出,不從歷史中學習,就會注定重蹈覆轍,「如果美國落入共產主義手中,我們將走投無路。」

不過,民主黨籍眾議員威廉斯(Patricia Williams)質疑,當佛州的學校正在處理更緊迫的問題時,立法機關是否應該關注共產主義。她列舉了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只有一半的學生能夠達到年級程度的閱讀能力。

威廉斯還表示,這項新課程會分散關鍵教師的注意力,「該法案的支持者希望在課堂上放進一些東西來分裂學生、教育工作者和家長,這是不必要的。」 

該法案的起草人布蘭南 (Chuck Brannan)為這項措施辯護,稱「新課程不會以任何方式造成分裂,也不存在任何邪惡之處。」他說,推動這法案「不是為了灌輸或散佈恐懼,而是教育下一代認清共產主義傷害、折磨、謀殺人民,以及令數以百萬計民眾流離失所的惡行中所扮演的角色。」

布蘭南補充說,佛州是「庇護受共產主義逼害者的多元化家園,其中包括來自委內瑞拉、尼加拉瓜、越南、柬埔寨、中國、前蘇聯的流亡民眾,尤其是大量古巴人口。」 

佛州是著名的反共大州,早在2022年已宣布每年11月7日為「共產主義受害者日」(Victims of Communism Day) ,旨在教導學生「了解恐怖共產主義並慶祝自由佛州生活」。

佛州嚴刑打擊零售盜竊,盜取價值超過40元商品,將被定為三級重罪

美國竊盜案日益猖狂,零售商都被偷怕了,紛紛在櫃子外上防盜鎖、加裝監視器,甚至還有店家直接把商品上鎖,希望遏止搶劫行為。佛州議會周二(13日)迅速通過的一項新法案,將加強對零售盜竊和包裹盜竊的罪行處罰力度:盜取價值超過40元的商品或包裹,將被定為三級重罪。

民主黨大州如加州及紐約,近年店鋪盜竊問題嚴重,多個商場、名牌商店遇劫,每年造成近百億元損失,令到Walmart、Target等知名商店紛紛縮減分店。加州列明偷竊少於950元不屬重罪,被指吸引集團式犯案;也有零售商大嘆無奈,斥巨資加強防盜,普通如洗衣液的日用品都索性鎖起。

州長德桑提斯周二在珊瑚角舉行的「打擊零售盜竊」新聞發布會上,宣布阻嚇店鋪盜竊的新法案,聲言嚴刑峻法才足以避免出現加州和紐約等地的「無法無天搶掠文化」。

德桑提斯表示,亞馬遜送貨時只會把包裹放在收件人門前,吸引匪徒犯案,「你可以在家門口安裝攝鏡頭,但不足發揮阻嚇作用,所以必須加重懲罰。」

該法案《HB 549》已被加進到佛州眾議院司法委員會議程中;參議院的配套法案是《SB 824》。除了對包裹盜竊的處罰外,該法案還增加了對零售商店搶劫的新量刑罰則,並延長了因盜竊而被起訴的時限,由一個月增加到一年。 

德桑提斯說:「如果你走進一家藥店,見到連牙膏也鎖起來,你就知道治安已出現了問題。」

出席周二新聞發布會的還有佛州司法部長穆迪(Ashley Moody)、FDLE專員格拉斯(Mark Glass)、該法案的起草人、州眾議員隆美爾(Bob Rommel) ,以及支持法案的建築材料商Gavins Ace Hardware的加文 (John Gavin)。

佛州一向以打擊盜竊聞名。根據Lombardo Living的報告,2023年佛州被評為與包裹失竊相關的 Google搜尋次數最少的州;佛州相關的竊盜率也是全美最低。佛州法律一向將偷竊價值超過100元的包裹定為三級重罪。

但穆迪表示,《HB 549》的目標是「保留佛州安全特色」。

她說, 「我們必須維持佛州良好安全,繼續成為全國榜樣,通過嚴刑峻法是我們做到這一點的一個很好的方法。」

不過,一些民主黨議員批評該法案過於嚴厲。

「對於一個初犯來說,他不一定知道所偷物品的價值,給他留下重罪的案底……是非常有問題的,」本身為刑事辯護律師的眾議員戈特利布(Michael Gottlieb)說。

新法案也將視「打砸搶」(smash and grab) 及「快閃搶劫」(Flash mob) 等罪行定為三級重罪。快閃搶劫形式為十多名匪徒一同衝入店內搜掠一番,得手後迅速逃去,店內無人能夠即時阻止。以上亂像在youtube及facebook等媒體上的視頻很常見。

同時,該法案還包括一項條款,要求檢察官在一年而不是一個月內統計盜竊次數,以確定搶匪是否會被控以重罪:如果盜竊總額超過750元,將被控以三級重罪;如果在一年內在兩個或更多地點犯下3次或以上盜竊10件以上物品,控罪也是相同。

中國公民暫時可恢復在佛州置業

位於阿特蘭大的聯邦第11巡迴上訴法院,3名法官周四(1日)以2比1票數裁定,佛州禁止中國公民購置產業的《SB 264》禁令公然違憲,已經興訟的2名中國公民「很大機會勝訴」,因此暫緩執行禁令,直到2名原告人的案件有最終裁決為止。

第11巡迴上訴庭在裁決中表示,佛州去年立法通過禁令時,2名原告人申一凡(Yifan Shen,音譯)與徐志明(Zhiming Xu,音譯)正設法購置房產,但因限制中國人買地禁令在2023年5月起生效,被迫臨時擱置交易,已簽署的合約亦被迫取消,導致當事人面臨損失風險。

審理這宗訴訟的法官共有3位,分別為佐敦(Adalberto Jordan) 、紐瑟姆( Kevin Newsom) 及阿布杜(Nancy Abudu),站在多數派一方的法官阿布杜形容,佛州官方在立法時發表反華聲明,坦言此舉是為了禁止在美的中國公民購買土地,因此已經抵觸憲法中反對歧視的條款,相信原告人頗有機會勝訴,因此上訴庭決定暫緩禁令生效。

阿布杜成為法官前曾是民權律師,由總統拜登提名擔任加入上訴法院。

協助申一凡與徐志明興訟的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則表示,佛州的禁令毫無疑問歧視而且違憲,這次裁決為2名原告人帶來莫大安慰,ACLU將會繼續努力,阻止這項法律擴大執行範圍。

同樣協助入稟的亞美法律援助處(AALDEF)法務總監貝瑟尼.李(Bethany Li)則稱,佛州這項法律專門針對中國公民,違反憲法的平等保護條款,也帶有種族主義色彩,裁決對其他有意仿效州份敲響了警鐘。貝瑟尼.李表示,國家應推動法律保護所有族群,而不是倒退回到幾個世紀前的狀況,向亞裔說他們「不屬於這裡」

佛州州長德桑提斯的發言人回應時則表示,州長辦公室不同意上訴法院的決定,也對該項法案充滿信心,州府將繼續打擊外國在佛州的惡意影響。

佛州州議會去年立法後通過《SB 264》禁令,隨後原告人透過ACLU、AALDEF和德恆律師事務所等機構入稟法院,尋求阻止禁令生效,質疑措施違反憲法平等保障不同民眾的原則。案件經下級法庭審理時,由前總統特朗普任命的法官溫莎去年8月駁回訴訟,形容原告方沒有展示證據,證明佛州州議會在共和黨人主導下,立法故意歧視華人,因此案件轉至上訴庭審理。

根據《SB 264》禁令,所有原籍中國的非美國公民,以及沒有永久居留權的中國移民,不得在指定範圍內購買農業用地;購買或擁有其他性質的單一土地時,面積不能超過2畝;也不能在機場、發電站和軍事設施等敏感設施方圓5哩購買房地產。

除了中國買家之外,古巴、伊朗、朝鮮、俄羅斯、敘利亞、委內瑞拉的公民也被列入黑名單。德桑提斯去年5月簽署法案,該措施從7月開始生效。德桑提斯去年7月曾表示,雖然聯邦政府站在共產中國這邊,但佛州政府選擇保障美國人民利益。此外,包括德州、阿拉巴馬和路易斯安那等在內,多個共和黨執政的州份也考慮制定類似法案。聯邦司法部曾表示,相信此舉違反聯邦法律和憲法。

新屋位於軍事設施5哩範圍,隨時失去25,000元訂金

將於7月1日生效的《SB 264》法案,在5月22日被3名「在佛州生活和工作的中國公民」提出法律挑戰,《福布斯》(Forbes)於25日刊出原告人的詳盡身份及新法案實施後3名原告人難以在佛州置業與及繼續生活的困難。

據該雜誌記者安德遜(Stuart Anderson) 專題報道,3名原告人之中,兩人持H-1B簽證,另一人持F-1簽證,均為非移民類別,故墮入《SB 264》法案中非美國公民或永久居民,身份仍是中國居民而不能購買農地及在重要基礎設施10哩範圍內持有超過一項物業的法網。

首名原告名沈一帆(Yifan Shen,音譯),持有有效的H-1B簽證,即非移民工作簽證,有權在美國逗留和居住。訴狀詞披露,沈女士在美國生活了7年,過去4年住在佛州;她不是中國政府或中國共產黨的成員;她擁有科學碩士學位,目前在佛州擔任註冊營養師。

2023年4月,沈女士在奧蘭多購買一套全新獨立房屋作為自主居所,已簽約並交付訂金。該物業位於距離重要基礎設施不到10哩的範圍,更同時距離軍事設施不到5哩的地方。

沈女士的新屋預計成交日期為2023年12月。由於這交易日期在2023年7月1日之後,《SB 264》條文禁止沈女士合法取得她的新房。在此情况下,沈女士將被逼取消購買新房產的合同,繼而失去全部或部分的25,000元訂金。  

第二名原告名劉永新(Yong xin Liu,音譯),持有有效的H-1B簽證。根據訴狀詞,劉先生在美國生活了5年,當中4年在佛州。劉先生是佛羅里達大學數據科學領域的助理教授;他在地通拿灘市附近擁有一套房產,這是他的自住居所。作為佛州不動產的持有者,根據《SB264》條文,劉先生將需要主動向經濟機遇局部(DEO)登記其物業。

此外,由於劉先生的房屋可能位於重要基礎設施10哩範圍內,劉先生還需要依照法律要求另行登記,這種規定對劉先生來說是繁瑣、歧視性和污名化。劉先生還計劃在鵜鶘灣(Pelican Bay,位於西南佛州)附近購買第二套房產,供他和父母用作度假之用。然而,根據《SB 264》新法律,劉先生將被禁止。此外,第二套房產很可能位於軍事設施或重要基礎設施的10哩以內,更令他無法購買。

訴狀也表明劉先生有理由擔心房地產經紀會因為他是中國人而拒絕代表他,同時因是中國人而在競拍房產時會處於不利地位,令他置業時成本更高、更費時。

第三名原告名王新喜(Xinxi Wang,音譯),持有有效的F-1簽證(國際學生的非移民簽證),獲准在美國逗留和居住。過去5年,王女士一直住在佛州;她目前正在一間佛州大學攻讀地球系統科學博士學位。

王女士在邁阿密擁有一套房產,這是她的主要居所。王女士也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在邁阿密與一群信徒一起守禮拜,教會距離住所大約10分鐘路程。作為佛州不動產的所有者,《SB264》新法律被規定王女登記她的物業。此外,由於王女士的物業亦可能位於重要基礎設施的10哩以內,她還需要再作額外登記,對此構成一種負擔、歧視和污名化。

訴狀指控《SB 264》法律條文「含糊不清、不確定和模棱兩可」,未能明確定義「重要基礎設施」、「軍事設施」和「居住地」(docile),因此未能充分說明哪類物業和持有人墮入其針對類別、禁令、罰則的法網。此外,《SB 264》法律名詞未能就重要基礎設施和軍事設施相關的10哩和5哩禁區的確實覆蓋位置提供足夠的闡述。

在《SB 264》法案在州議會審議期間,坦帕的眾議院民主黨領袖德里斯克爾(Fentrice Driskell)已預言,法案日後將受到法律挑戰,「我一直擔心法案中使用的一些關鍵術語缺乏明確,令到被針對的族群過於寬泛,可能會變成國籍和種族歧視。」

這宗民事官司的被告人共有3名,分別為農業專員辛普遜(Wilton Simpson)、經濟機遇局署理局長艾維(Meredith Ivey),和佛州房地產委員會主席菲茨杰拉德(Patricia Fitzgerald),州長德桑提斯並不在被告人之列。

■李碧嘉報道

■《SB 264》法案內條文對「重要基礎設施」設下廣泛但含糊不清的定義,中國人置業要步步為營,地產經紀也提心吊膽。